症状: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重度狭窄,患儿需及时手术;困难:年龄小、体重轻、体外循环及术后护理难度大;纠结:是手术还是放弃——1岁半患儿晨晨(化名)的严峻情况摆在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专家面前。最后,专家们选择了前者,因为只有手术才能带来希望。经过精密部署和术前准备,患儿成功得到救治,目前已经痊愈出院。这也意味着该院心胸外科在幼儿心脏手术能力方面维持较高水平。
1岁半孩子查出先天性心脏病
提及晨晨的出生,展展的奶奶说:“全家人可高兴了,胖乎乎的笑脸,肉乎乎的脚丫,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蜜一样甜。”然而,一个多月前,这种甜蜜一下子就被打破了。原来,晨晨感冒、发烧,家人送他到当地医院,医生发现其心脏有杂音。由于晨晨一直都和正常孩子一样,家人虽有些担心,但也没往坏处想,“毕竟晨晨一直都和正常孩子一样”。然而,十多天后去当地医院复查时,医生发现心脏杂音依然存在,怀疑心脏有问题,建议到大医院看看。这下全家人都蒙了。
随后,晨晨一家辗转来到俄罗斯专享会294地址,心脏彩超显示晨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重度),主肺动脉分叉处及左肺动脉扩张,三尖瓣反流(轻中度),急需要手术。可是孩子年龄尚小,体重也轻,体外循环及术后护理难度大。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摆在了徐州市一院心胸外科王金栋主任的面前。
“不能选择放弃,只有手术才能给晨晨带来希望,而晨晨又是这个家庭的希望。”王金栋表示,为此,他联系医院医务处申请院内会诊。就这样,在麻醉科王德领副主任,ICU赵玉良主任,心胸外科王金栋主任、陆源建主任医师,体外循环小组严文俊副主任医师等多科室人员的精心准备下,成功为晨晨实施了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晨晨随后被转入ICU观察。目前,晨晨已经痊愈出院。手术的成功实施也意味着该院心胸外科在儿童心脏手术能力方面维持较高水平。
病因复杂,孕期保健很重要
据了解,先心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之一,是指胎儿时期由于母亲的健康受到疾病、药物、化学、毒素、放射性物质以及营养缺乏、过度疲劳或精神情绪的影响,使胎儿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引起的心脏畸形性疾病。肺动脉瓣狭窄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8%~10%,肺动脉狭窄以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占90%。
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王金栋主任表示,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最重要的时期,造成先心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92%为环境因素造成,如妇女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孩子患上先心病的风险急剧增加。为此,准妈妈一定要加强孕期保健。
“有些准妈妈在怀孕初期没有察觉已经怀孕,服用了一些药物或接受了X光的照射,胎儿就可能因此患上先天性心脏病。高龄也是造成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素,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生出唐氏征婴儿的比例较高,这些婴儿有25%的几率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王主任表示。
王主任介绍,还有约90%的患病原因不是十分明了,与许多因素均有关系,属多发性原因,如环境因素,在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就较高,这说明高原环境可能是发病因素之一。
家长要遵医嘱做好检查
据了解,先心病宝宝由于存在病种单一或复杂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刚出生的新生儿即发现呼吸急促,心力衰竭,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很可能会夭折。有的小儿平时无任何症状,生长发育正常,与正常小儿一样,仅在偶尔伤风、呼吸道感染就诊,医生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才被发现患先天性心脏病。
对此,王主任提醒,父母应认真按照医嘱,产后带新生婴幼儿定期到医院做健康检查,仔细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孩子出现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婴儿喂奶困难、呛咳,常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现象;患儿的皮肤持续出现紫绀,尤其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这些部位表现最明显;幼儿时常会喊累,多汗,口唇、手指、耳垂等部位发青、发绀;一些先心病的婴幼儿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症状时,建议做个心脏彩超筛查一下,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绝大部分心脏病是可以根治的。
一般先心病建议1-5岁手术
王主任表示,大多数先心病及早通过手术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治疗后基本上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遗憾的是,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年龄小,想“等大一点再手术”,结果孩子到了五六岁,病情严重,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期。
“先心病手术的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体重、全身发育情况及营养状态等。”王主任表示,先心病原则上主张越早手术越好,这可以减轻疾病对心脏的损害。一般简单的先心病,建议1—5岁做手术。因为如果年龄过小,则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而年龄过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威胁生命的患者,手术则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