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消化内科一病区护士长杨欣走进一个病房,即将出院的郭女士(化名)和她交流了几句后,把一张写满大半页密密麻麻小字的粉色A4纸放进了她的手里。“护士长,谢谢你们对我的治疗和照顾。我想过送你们锦旗、花束、水果,但后来想想还是亲笔写封感谢信更能表达我的心意。”郭女士拿出感谢信的一刻,脸微微涨红,手心都是汗,她坦言自己很害羞,感谢信在7月20日就写好了,一直不好意思拿出来,直到出院的这一天。
郭女士在10天前因为腹泻、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突然复发,入院治疗。旧疾突袭、难于控制,再加上入院期间无家人陪伴,郭女士的身心几近崩溃。“我记得有一天,心情极度低落,再加上身体上的疼痛,凌晨1点给陈光侠主任发去微信,次日她一大早就赶来看我。”结合郭女士最新情况,徐州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陈光侠迅速调整了治疗方案,郭女士的病情被控制住了,她直言自己好像又活过来了。出于感激,她偷偷地在病房里写感谢信。
第一印象
感谢信中,郭女士回顾了三年前因脓血便、腹痛、腹泻,与俄罗斯专享会294地址消化内科结缘,以及与陈光侠初识的场景。“她(陈光侠)并没有因为疫情而草草应付,她当时非常严肃地对待我的病情。”时隔数年,陈光侠给郭女士留下的第一印象仍像一泓清泉沁润着她的内心。
“结合郭女士的症状并配合相关检查,我们明确了诊断,她罹患溃疡性结肠炎。”陈光侠携团队给予她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很快,郭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愁云密布
“我当时害怕又崩溃。因为我知道这是难以根治的终身疾病,我觉得我的人生完了。”郭女士的文字表现了一位初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惊恐与无助。
“我患病的日子就像被一片阴云遮住了,我看不到光亮和希望,尤其在发病的时候,我甚至连自己都厌烦。敏感焦虑的我一遍一遍地找陈主任,言说我的担忧和害怕,她从未表现过不耐烦,总是耐心地安慰我,告诉我如何调理和治疗。”郭女士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将全部的信任和希望寄托在陈光侠及其团队身上。
数年如一
陈光侠及其团队成员也没有辜负郭女士的信任,三年来,在每一次复查和治疗中,他们除了给予郭女士及时专业的指导与治疗之外,更是用数年如一日的温柔、体贴、细心、耐心,亲切的话语、真诚的行动,抚慰着她的不安与焦虑,让郭女士有如沐春风之感。
该团队与南京鼓楼医院炎症性肠病团队常态化开展合作交流和多学科会诊的消息,给像郭女士一样受困于IBD苦海中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和信心。“陈主任还建立了一个炎症性肠病微信群,平时会在里面科普一些疾病相关知识,提醒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而且总是有问必答。”郭女士逐渐在微信群里找到了归属感,感觉不再是孤身一人,也对陈光侠团队更加依赖。
托付余生
“每年因为这个病,我都要定期入院复查或治疗,我和陈主任团队萍水相逢,他们待我却像家人一般,在这儿住院有时比在家里睡得都踏实。今天出院,陈主任还特意叮嘱了我好多注意事项,给我准备了药,让我放宽心,说我的病不算很重,只要心里放轻松,就一定没问题的。”刚出院的郭女士,一提到陈光侠团队医护,溢美之词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我们团队里治疗过郭女士的医护很多都加了她的微信,偶尔看到她发些评论或是感慨时,我会尽可能地多和她交流,给她打打气。”杨欣说。在郭女士微信朋友圈发文的点赞和留言的头像中,你总能看到陈光侠、杨欣和很多消化内科医护的身影。
“得溃结(溃疡性结肠炎)的我是不幸的,可遇到你们这群可爱的医护人员,我又是幸运的......我以后的身体康健也放心地托付给诸位了。”在感谢信的最后,透过郭女士的表述,能清晰地看到她情绪的转变,字里行间中也多了一些明丽的色彩。
读信的过程中,在深入了解了发生在陈光侠团队和郭女士之间的故事后,流传于医界并激励着一代代医者潜心钻研、砥砺奋进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总会不时萦绕于心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不再是刻在墓碑上的冰冷文字或是散落在无数医生精神世界中的熠熠星辉,它早已跟随陈光侠团队每一次的务实行动和俯身关怀,凝聚成一道光照进像郭女士一样的IBD患者的阴霾人生。
记者 | 韩黎雯